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63节(1/3)
王秋梅转到丈夫身边,压低声音问:“你说,这酒咱放哪比较好?”
程树伟愣了下问:“咱不喝吗?”
王秋梅一听眉毛就又竖了起来:“你还想喝茅台?十二块钱一瓶的酒,你喝得下去吗?”
“这有什么喝不下去的,而且酒酿出来不就是给人喝的吗?”程树伟边说,边拿眼睛瞄媳妇怀里的酒。
这可是茅台啊,他活到四十多岁,还没尝过什么滋味呢。
别说,虽然王秋梅不赞同程树伟的话,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道理,只能让步道:“就算要喝,那也不是今天喝!”
“今天是中秋节,咱们全家人都在,不今天喝什么时候喝?”程树伟问,“国庆?过年?到时候孩子们都在不在家还不一定。”
王秋梅心里是倾向于过年再开的,但她也知道,程蔓和陆平洲去年就没回去过年,今年有了程程,过年很有可能回云南。
王秋梅犹豫时,进到客厅的程蔓开口了:“我也觉得今天喝挺好,过年你们要是还想喝,我再带一瓶过来。”
主卧里站着的夫妻俩听到这话都懵了,齐齐转头问:“再带一瓶过来是?”
程蔓言简意赅道:“我之前一共买了六瓶茅台,家里还有四瓶。”
“所、所以…………”因为震惊,程树伟说话控制不住地结巴起来,“十二块一瓶的茅、茅台酒,你一共买了六瓶?”
“对。”
得到闺女的肯定答复,刚才光顾着震惊激动,忘记在意茅台价格的王秋梅忍不住了:“一瓶茅台十二块,你一买就是六瓶,一共就是七十二?花七十多买酒,你钱长破了角没地方花是不是?”
虽然茅台是最好的白酒,程蔓买的又是茅台中最好的飞天,但这可是七十多啊!都快抵得上程树伟一个月工资了。
尽管早就知道闺女花钱大手大脚,可花七十多买酒也太败家了!
王秋梅很想不通,问道:“你跟我说说,你怎么想的?”
问出这问题时,王秋梅的语气是很平静的,可程蔓多了解她妈啊,一听这语气就知道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这个问题没回答好,她妈就算念不了她一年,也能嘀咕她半年,于是赶紧解释前因后果。
王秋梅听完一脸怀疑:“你的意思是,侨汇商店里卖的那些东西,茅台是最便宜的?”
程蔓含糊道:“差不多吧。”
王秋梅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,皱眉问:“差不多是什么意思?”
“我这么跟您说吧,侨汇商店里这么大一盒的巧克力,卖二十多。”程蔓边说边比划出这么大的盒子。
正巧程亮从外面进来,不知道前因的他以为程蔓在跟爸妈说逛侨汇商店的经历,顺口接道:“没错,妈您不知道,侨汇商店里卖的那个巧克力不但贵,还苦里吧唧的,特别难吃。”
程蔓、陆平洲、程树伟闻言,非常有默契地看了眼门口的大傻子,然后屏住呼吸看向王秋梅。
身处视线中心的王秋梅同志微微一笑问:“你们买巧克力了?”
程蔓和陆平洲连忙伸手指向程亮:“二哥买了。”
“对,我买了,怎么……”话没说完,程亮就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了家里气氛不太对,不敢看积蓄满怒火的亲妈,只看向妹妹问完最后的话,“了吗?”
程蔓抬头看过去,用眼神回答道:
自求多福吧。
作者有话说:
第97章 平行空间
这一年的中秋节是在王秋梅的念叨中过去的。
之后的日子过得很快, 仿佛一转眼就到了元旦,等这节日过完,期末就踩着急迫的步伐来临了。
这一年春节来得比较早, 才月中,程蔓就考完试迎来了暑假。
程亮比程蔓放得早, 这么说不太准确, 上到大三最后一学期,他学校里已经没什么课,尤其是最后两个月,基本一星期去一次学校就行, 所以他平时都在程蔓这里修手表。
但这两个月他们手表的出货量比暑假低不少,倒不是因为已经有人盯上这块蛋糕,竞争变激烈了, 毕竟市场很大,没那么快饱和。
而是因为方江听从分配回了沪市,干活的又只剩下程亮一个人。
其实严格来说,方江不算听分配回的沪市。
理论上来说, 毕业分配时相关负责人会优先安排学生回户籍所在地工作,但在实际分配过程中, 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兼顾这些, 通常都是往下安排。
比如程亮他们学校因为在临江, 所以毕业生的去想基本就两个, 一是留在临江, 二是被分配到省内其他城市。
老家是其他省会城市的, 毕业想分配回家很难, 因为每个省都有高校, 尤其是省会城市, 大多高校集聚,他们自己省内毕业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安排过来,哪那么多岗位接收其他省的高校毕业生。
分配去同级别省会都难,更不用说沪市这种大城市,那是全国的毕业生都想往那挤,关系不够硬,真不一定能回得去。
方江家里没什么硬关系,要是有,他当初也不用下乡。经济条件也一般,到现在全家十几口人还都挤在手表厂分配的筒子楼里呢。
程树伟愣了下问:“咱不喝吗?”
王秋梅一听眉毛就又竖了起来:“你还想喝茅台?十二块钱一瓶的酒,你喝得下去吗?”
“这有什么喝不下去的,而且酒酿出来不就是给人喝的吗?”程树伟边说,边拿眼睛瞄媳妇怀里的酒。
这可是茅台啊,他活到四十多岁,还没尝过什么滋味呢。
别说,虽然王秋梅不赞同程树伟的话,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道理,只能让步道:“就算要喝,那也不是今天喝!”
“今天是中秋节,咱们全家人都在,不今天喝什么时候喝?”程树伟问,“国庆?过年?到时候孩子们都在不在家还不一定。”
王秋梅心里是倾向于过年再开的,但她也知道,程蔓和陆平洲去年就没回去过年,今年有了程程,过年很有可能回云南。
王秋梅犹豫时,进到客厅的程蔓开口了:“我也觉得今天喝挺好,过年你们要是还想喝,我再带一瓶过来。”
主卧里站着的夫妻俩听到这话都懵了,齐齐转头问:“再带一瓶过来是?”
程蔓言简意赅道:“我之前一共买了六瓶茅台,家里还有四瓶。”
“所、所以…………”因为震惊,程树伟说话控制不住地结巴起来,“十二块一瓶的茅、茅台酒,你一共买了六瓶?”
“对。”
得到闺女的肯定答复,刚才光顾着震惊激动,忘记在意茅台价格的王秋梅忍不住了:“一瓶茅台十二块,你一买就是六瓶,一共就是七十二?花七十多买酒,你钱长破了角没地方花是不是?”
虽然茅台是最好的白酒,程蔓买的又是茅台中最好的飞天,但这可是七十多啊!都快抵得上程树伟一个月工资了。
尽管早就知道闺女花钱大手大脚,可花七十多买酒也太败家了!
王秋梅很想不通,问道:“你跟我说说,你怎么想的?”
问出这问题时,王秋梅的语气是很平静的,可程蔓多了解她妈啊,一听这语气就知道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这个问题没回答好,她妈就算念不了她一年,也能嘀咕她半年,于是赶紧解释前因后果。
王秋梅听完一脸怀疑:“你的意思是,侨汇商店里卖的那些东西,茅台是最便宜的?”
程蔓含糊道:“差不多吧。”
王秋梅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,皱眉问:“差不多是什么意思?”
“我这么跟您说吧,侨汇商店里这么大一盒的巧克力,卖二十多。”程蔓边说边比划出这么大的盒子。
正巧程亮从外面进来,不知道前因的他以为程蔓在跟爸妈说逛侨汇商店的经历,顺口接道:“没错,妈您不知道,侨汇商店里卖的那个巧克力不但贵,还苦里吧唧的,特别难吃。”
程蔓、陆平洲、程树伟闻言,非常有默契地看了眼门口的大傻子,然后屏住呼吸看向王秋梅。
身处视线中心的王秋梅同志微微一笑问:“你们买巧克力了?”
程蔓和陆平洲连忙伸手指向程亮:“二哥买了。”
“对,我买了,怎么……”话没说完,程亮就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了家里气氛不太对,不敢看积蓄满怒火的亲妈,只看向妹妹问完最后的话,“了吗?”
程蔓抬头看过去,用眼神回答道:
自求多福吧。
作者有话说:
第97章 平行空间
这一年的中秋节是在王秋梅的念叨中过去的。
之后的日子过得很快, 仿佛一转眼就到了元旦,等这节日过完,期末就踩着急迫的步伐来临了。
这一年春节来得比较早, 才月中,程蔓就考完试迎来了暑假。
程亮比程蔓放得早, 这么说不太准确, 上到大三最后一学期,他学校里已经没什么课,尤其是最后两个月,基本一星期去一次学校就行, 所以他平时都在程蔓这里修手表。
但这两个月他们手表的出货量比暑假低不少,倒不是因为已经有人盯上这块蛋糕,竞争变激烈了, 毕竟市场很大,没那么快饱和。
而是因为方江听从分配回了沪市,干活的又只剩下程亮一个人。
其实严格来说,方江不算听分配回的沪市。
理论上来说, 毕业分配时相关负责人会优先安排学生回户籍所在地工作,但在实际分配过程中, 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兼顾这些, 通常都是往下安排。
比如程亮他们学校因为在临江, 所以毕业生的去想基本就两个, 一是留在临江, 二是被分配到省内其他城市。
老家是其他省会城市的, 毕业想分配回家很难, 因为每个省都有高校, 尤其是省会城市, 大多高校集聚,他们自己省内毕业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安排过来,哪那么多岗位接收其他省的高校毕业生。
分配去同级别省会都难,更不用说沪市这种大城市,那是全国的毕业生都想往那挤,关系不够硬,真不一定能回得去。
方江家里没什么硬关系,要是有,他当初也不用下乡。经济条件也一般,到现在全家十几口人还都挤在手表厂分配的筒子楼里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