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8节(1/3)
朱允炆沉思了下,摇了摇头,道:“算了,朕亲自去吧。”
“这,这不合规矩啊。”
马恩慧连忙劝阻。
朱允炆微微摇头:“朕以私人名义去一趟,句容石灰石矿出现了一些问题,朕不放心,顺便去看一看。”
“石灰石矿能出什么问题?”
马恩慧有些意外。
朱允炆目光中带着几分忧愁,说:“你也知道,句容这几年倚仗石灰石,百姓富裕不少。但石灰石主要垄断在骆氏、郭氏两大家族手中,出于逐利的需要,他们没少强迫百姓干活,安全局来报,至少有三十余人被埋在了矿山里,还有人活活累死。当地知县不敢说,百姓收了钱,自然也不会说什么。御史去了几次,都没发现。”
“这也太过分了!”
马恩慧愤怒不已。
朝廷为了照顾百姓,耗费国孥无数,就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。可好日子都没过几天,就死了,这算什么?
朱允炆靠在椅子里:“你也知道,混凝土道路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,各地都希望修筑混凝土道路,朝廷规划之外,地方布政使也开始拿出一部分财力推动混凝土道路修筑,石灰一直都是供不应求。一些商人、地方官员,往往为了更早得到石灰,免不了送点礼。”
“据安全局暗中查探,骆氏、郭氏为了加大供应石灰,已经将手伸向了周围县域,招揽百姓去句容,还开出了帮助招揽民力,给予好处的承诺,以致于一些牙行的人摇身一变,成了土匪强盗,甚至有人路过句容,都被抓到了矿山里,成了不见天日的奴隶。”
马恩慧捂着嘴,惊愕不已。
朗朗乾坤,真无法想象竟然会有如此令人胆寒之事!
“那百姓为何不报官?”
马恩慧连忙问。
朱允炆苦涩至极:“报官告谁啊?”
“自然是句容郭氏和骆……”
马恩慧愣住了,这事情似乎有些不对。若是报官告句容骆氏、郭氏,那不就相当于告淑妃?再想下去,这不就是告朱允炆吗?
朱允炆看着不相信这一切的马恩慧,坐直了身子,摇晃了双手:“看吧,朕手里沾着血吧。不止如此,朕还安排安全局调查了下代王朱桂的煤矿,其他藩王的矿产,问题似乎更严重。”
“这……”
马恩慧难以想象。
朱允炆没有告诉马恩慧更多,后世出现的老黑奴,现在又出现了,培养商人,商人集团开始凸显出力量,浮动锐利强硬推行,给了商人集团重重一刀,让其老实许多。可官府垄断的,地方士绅高度垄断的矿产,却成为了资本吸血的恶魔。
后世不是没有人凭空消失,后来被发现进入到了矿井深处。有些人想要找个活干,赚点快钱,说不得就被拉到了矿山里面,想出出不去,只能被人当奴隶一样使唤,日复一日地挖矿,挖矿!
哪怕是矿难死了,埋了,也没有人知道!
血淋漓的教训啊!
朱允炆不允许因为矿产业的发展伤害百姓,可藩王、地方士绅又能怎么办?只靠着手里有限的奴隶,只靠着有限的匠人,自动来去的民力,想赚大钱,想都别想。
“皇上需要下雷霆手段,这种事不可任由其发生。”
马恩慧一想到站在路边被人拉走的场景,就不由的害怕,这要是被人拉走送到矿山里面,岂不是永无天日?
朱允炆凝重地点了点头,说:所以,朕需要去一趟句容,看看问题到底有多严重,也给其他藩王提个醒,再不整顿矿产,朕就要成为千夫所指之人了。”
马恩慧连忙劝慰朱允炆。
夜深人静,朱允炆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直到很晚才入眠,结果又做了噩梦,遇到了矿山崩塌,无数匠人被掩盖在矿山深处。
惊醒的朱允炆没有半点睡意,没有打扰马恩慧,起身穿衣,走出大殿,仰头看着满天星空,沉思良久,便去了武英殿,处理着一份份奏折。
大明很大,事情很多,即便是经过内阁的过滤,每日依旧有着百余件事需要朱允炆处理,有些棘手的问题,还需要传召大臣商议,往往是日出至日落,都是处理不完的事,不加班想要当日处理完政务,都不太可能。
都羡慕皇上三宫六院,佳丽三千,可谁曾想过,历史上有许多有为的君主,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时间与空暇去享受,国事为重,社稷为重,不是嘴上说说。
许多人臆想着帝王的快乐,却从没有想过帝王的苦衷与无奈,辛苦与压力。
初阳升,朝会开。
朱允炆临朝,官员奏事。
大事不多,小事不少。
给事中陈继之奏报:“凤阳府开年后至今未有一场雨,土地日渐干燥,有再旱之势。朝廷应早作安排,以免流民起,百姓苦。”
凤阳!
“旱灾始终困扰凤阳,可有一劳永逸,彻底解决之办法?”
朱允炆有些头疼,这个地方刚正常了一年,这又要开始闹大旱了?
右都御史练子宁出班:“臣以为,当在凤阳府广修井渠水利,旱时以井浇灌,保住庄稼。涝时可以沟渠池塘等蓄水,涵养水源,可化解凤阳旱涝顽疾。”
“这,这不合规矩啊。”
马恩慧连忙劝阻。
朱允炆微微摇头:“朕以私人名义去一趟,句容石灰石矿出现了一些问题,朕不放心,顺便去看一看。”
“石灰石矿能出什么问题?”
马恩慧有些意外。
朱允炆目光中带着几分忧愁,说:“你也知道,句容这几年倚仗石灰石,百姓富裕不少。但石灰石主要垄断在骆氏、郭氏两大家族手中,出于逐利的需要,他们没少强迫百姓干活,安全局来报,至少有三十余人被埋在了矿山里,还有人活活累死。当地知县不敢说,百姓收了钱,自然也不会说什么。御史去了几次,都没发现。”
“这也太过分了!”
马恩慧愤怒不已。
朝廷为了照顾百姓,耗费国孥无数,就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。可好日子都没过几天,就死了,这算什么?
朱允炆靠在椅子里:“你也知道,混凝土道路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,各地都希望修筑混凝土道路,朝廷规划之外,地方布政使也开始拿出一部分财力推动混凝土道路修筑,石灰一直都是供不应求。一些商人、地方官员,往往为了更早得到石灰,免不了送点礼。”
“据安全局暗中查探,骆氏、郭氏为了加大供应石灰,已经将手伸向了周围县域,招揽百姓去句容,还开出了帮助招揽民力,给予好处的承诺,以致于一些牙行的人摇身一变,成了土匪强盗,甚至有人路过句容,都被抓到了矿山里,成了不见天日的奴隶。”
马恩慧捂着嘴,惊愕不已。
朗朗乾坤,真无法想象竟然会有如此令人胆寒之事!
“那百姓为何不报官?”
马恩慧连忙问。
朱允炆苦涩至极:“报官告谁啊?”
“自然是句容郭氏和骆……”
马恩慧愣住了,这事情似乎有些不对。若是报官告句容骆氏、郭氏,那不就相当于告淑妃?再想下去,这不就是告朱允炆吗?
朱允炆看着不相信这一切的马恩慧,坐直了身子,摇晃了双手:“看吧,朕手里沾着血吧。不止如此,朕还安排安全局调查了下代王朱桂的煤矿,其他藩王的矿产,问题似乎更严重。”
“这……”
马恩慧难以想象。
朱允炆没有告诉马恩慧更多,后世出现的老黑奴,现在又出现了,培养商人,商人集团开始凸显出力量,浮动锐利强硬推行,给了商人集团重重一刀,让其老实许多。可官府垄断的,地方士绅高度垄断的矿产,却成为了资本吸血的恶魔。
后世不是没有人凭空消失,后来被发现进入到了矿井深处。有些人想要找个活干,赚点快钱,说不得就被拉到了矿山里面,想出出不去,只能被人当奴隶一样使唤,日复一日地挖矿,挖矿!
哪怕是矿难死了,埋了,也没有人知道!
血淋漓的教训啊!
朱允炆不允许因为矿产业的发展伤害百姓,可藩王、地方士绅又能怎么办?只靠着手里有限的奴隶,只靠着有限的匠人,自动来去的民力,想赚大钱,想都别想。
“皇上需要下雷霆手段,这种事不可任由其发生。”
马恩慧一想到站在路边被人拉走的场景,就不由的害怕,这要是被人拉走送到矿山里面,岂不是永无天日?
朱允炆凝重地点了点头,说:所以,朕需要去一趟句容,看看问题到底有多严重,也给其他藩王提个醒,再不整顿矿产,朕就要成为千夫所指之人了。”
马恩慧连忙劝慰朱允炆。
夜深人静,朱允炆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直到很晚才入眠,结果又做了噩梦,遇到了矿山崩塌,无数匠人被掩盖在矿山深处。
惊醒的朱允炆没有半点睡意,没有打扰马恩慧,起身穿衣,走出大殿,仰头看着满天星空,沉思良久,便去了武英殿,处理着一份份奏折。
大明很大,事情很多,即便是经过内阁的过滤,每日依旧有着百余件事需要朱允炆处理,有些棘手的问题,还需要传召大臣商议,往往是日出至日落,都是处理不完的事,不加班想要当日处理完政务,都不太可能。
都羡慕皇上三宫六院,佳丽三千,可谁曾想过,历史上有许多有为的君主,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时间与空暇去享受,国事为重,社稷为重,不是嘴上说说。
许多人臆想着帝王的快乐,却从没有想过帝王的苦衷与无奈,辛苦与压力。
初阳升,朝会开。
朱允炆临朝,官员奏事。
大事不多,小事不少。
给事中陈继之奏报:“凤阳府开年后至今未有一场雨,土地日渐干燥,有再旱之势。朝廷应早作安排,以免流民起,百姓苦。”
凤阳!
“旱灾始终困扰凤阳,可有一劳永逸,彻底解决之办法?”
朱允炆有些头疼,这个地方刚正常了一年,这又要开始闹大旱了?
右都御史练子宁出班:“臣以为,当在凤阳府广修井渠水利,旱时以井浇灌,保住庄稼。涝时可以沟渠池塘等蓄水,涵养水源,可化解凤阳旱涝顽疾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